由梁燊南首度倡议筹办霹雳客家公会,可惜公会尚未成立,梁燊南就去世了,筹办之事遂告停止。
二战前夕,刘伯群有感团结同人支援祖国之迫切,(当时大马尚未独立,故称中国为祖国),所以再度倡议创办本会,获得胡重益、潘敬亭、王振东、李桂和等先贤赞同,共同展开筹备工作,广招霹雳州各地会员700余人,同年9月召开首届会员大会,选出首届理事会如下:
会长:刘伯群。副会长:胡重益、潘敬亭。财政:李桂和。秘书兼座办:王雪桥。
1941年12月8日,日本南侵,马来亚沦陷,筹备工作被逼停顿,并将所有文件被付诸一炬,免遭杀身之祸。
1945年8月15日,日军无条件投降。刘伯群与潘敬亭再议复办本会。
1948年11月17日和28日,本会于嘉应会馆召开两次筹备常务会议。
本会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,初选理事会成员,3月19日进行复选。
1949-1950年年度第二届职员如下:
会长:丘喬。副会长:胡曰皆、锺森。总务:张逊凡。财政:徐世琪。
同年,本会以9万2000元购得Jalan Bendahara 21及23号之松寿园(即霹雳客家公会现址)
1950年1月5日,中华民国驻怡保领事馆将之前租用的本会全部产业正式归还本会。本会遂名符其实拥有完整会所至今。
1月1日本会举行开幕典礼。首先,由顾问刘伯群先贤举行升会旗礼,继由胡文虎先贤剪彩,会长丘喬先贤致开幕词。
10月8日时任会长胡曰皆先贤在理事会议上,倡议兴办华校,获得董事会大力支持。胡公首捐13万元作为建校基金。为了表扬胡曰皆先贤倡议并捐献建校功绩,理事会通过将学校定名为《霹雳客属公会附设深斋中学》。“深斋”乃胡公令尊德号。深斋中学建立在本会会所侧旁空地。”
1958年6月21日,刘伯群主持学校奠基仪式。年杪,一座三层校舍建竣。
1月4日深斋中学举行新校舍落成暨开学典礼,时任霹雳州务大臣雅沙里受邀莅临剪彩,标志着本会在维护和发展华文教育的新里程碑。
1962年,华文中学改制,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被称为“华文国民型中学(华中)”,不接受改制的则称为“独立华文中学(独中)”。霹雳州除了深斋中学和育青中学不接受改制外,尚有12所附设于华中的独中。到了1972年,因受到学生来源剧减和经费短缺双重打击,霹雳原有的14所独中,相继关闭了5所,剩下9所正处于风雨飘摇,挣扎求存困境。
4月1日,时任深斋中学董事长胡万铎出席了霹雳9所独中扩大联席会议,议决为“独中筹募百万元发展基金”。
4月15日,时年38岁的胡万铎临危受命,被推举为“独中筹募百万元发展基金”主席。他在我国华文教育危亡之际奋起疾呼,华文是华人文化的根。为了维护华文教育,为了复兴华文独中,为了捍卫华小,为了创办独立大学,胡万铎他们以最朴实的乡土情怀升华为爱护华教的悲壮历程,由星星之火到燎原全国,由风起云涌到波澜壮阔,一人一元钱,人人都义捐,打破小扑满,剃发明心志,义唱述情怀,记载了多少可歌可泣感人故事,唤起了华社对华文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持。独中复兴运动,将我国华文教育发展推向另一个制高点。
时任本会顾问曾敦化先贤建议组织全国客属总会。
在时任本会会长胡万铎的积极奔走下,趁本会25周年银禧会庆时,全国客属公会31属会138名代表在本会所召开首届代表大会,并授权本会研究修订章程,总会则命名为《马来西亚客属公会联合会》,简称《客联会》。
1978年10月16日,《客联会》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。
1979年7月20至22日:《客联会》在怡保本会和霹雳嘉应会馆举行客联会成立典礼暨代表大会,并即席选举首届客联会理事如下:
会长:胡万铎(霹雳)。副会长:曹快喜(槟城)。秘书长:张冠焕(霹雳)。财政:姚兆度(霹雳)。查账:蓝瑶初(槟城)。理事:张吉昌(吉打)。杨云贵(威省)。
1990年代,为了配合各地区统一名称需要,本会命名为《霹雳客家公会》。
座落在怡保务边路的深斋中学新校舍建竣,多年努力后,深斋中学成功迁校。
深斋中学学生正式在务边路新校舍上课。